反常理,反直觉,区块链是怎样的一种“分布式系统”

发布时间:2021-05-06 来源:本站



我们经常看到“区块链是分布式系统”的说法,并推论出区块链先天具备分布式系统的优势,仿佛作为分布式系统,规模就该足够大,数据就该足够分散。

事实上,典型区块链有很多特征和常见的分布式系统不同,甚至是相悖的,为此,区块链曾被戏称为“最慢的分布式数据库”。
 
其实区块链之所以难以理解,其中一个原因是其设计哲学的“反常理、反直觉”。笔者本人曾多年在互联网海量服务领域里踩坑,然后转向区块链领域深入研究,也经历过一阵子的观念切换期。
 
本文不打算全面讲述分布式系统原理和历史,那能写几本书。这里打算从常见的、被人广泛认知的互联网分布式系统出发,聊聊“分布式系统”和区块链有什么异同,对技术和设计的要求有哪些路径分支。
 

经典的分布式著作《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》中,对“分布式系统”给出的定义其实很笼统:分布式系统是一个硬件或软件组件分布在不同的网络计算机上,彼此之间仅仅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协调的系统。


 

简而言之,只要不是运行在一台机器上或一个进程里的系统,都可以是分布式系统。

比如,大型网站、APP、全民IM社交软件的支撑系统,基于X86体系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,都可以是分布式系统。

至于这个分布式系统是属于一个机构的,还是属于多个不同机构维护的,并不是这个定义的重点。


互联网海量服务系统之道 


(提示:已经比较熟悉互联网海量设计的读者,可以直接跳过本节)


如果要求一个互联网服务的架构师,在面对山呼海啸的请求量、保存无限增长的数据的同时,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,保证延时很短的响应表现,这位架构师脑子里蹦出来的通常是“分层设计”、“冷热分离”、“平行扩展”、“并行处理”、“分库分表”等等关键字。


互联网海量服务的架构通常是分层的,比如接入层、服务层、数据层等。在接入层根据各种策略进行负载均衡和灵活的路由分发,服务可以按功能分组比如:

●用户要改个人资料,请求发给资料服务;

●用户浏览网页,请求查询服务吐数据;

用户要发帖了,转给内容服务;

用户要下单,该交易服务器接手了,每个服务只处理一部分业务逻辑,互相之间通过远程接口互相调用,且本身通常是“无状态”的,不受自身和其他服务处理状态的牵制,这种高内聚和松耦合的设计,利于针对不同服务的特性和负载,进行特定优化和灵活部署;

最后,数据存储是“分片”的,俗称“分库分表”,根据用户标识、业务类型等规则,将数据分摊在不同的数据库实例中,每个数据库实例上只有“部分”数据,仅仅是数据的“子集”。



以UGC、社交、富文本、视频内容为主的互联网服务,对“交易事务性”要求并不那么强,其“分布式”更多的是追求将计算和数据均匀分散在多台服务器上,利用更多的CPU、更大的带宽、更大的内存、更大的磁盘空间来处理请求。


一组服务器不够了,立刻增加一组,平行扩容和多活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整个体系会有一些主备和冗余,更多是为了满足服务质量、可用性、备份方面的要求。


电商以及一些和金融、支付相关的流程会强调ACID事务性,采用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,如Raft、Paxos等,主要是追求多模块之间的最终一致性和系统稳定性。


毕竟在同一个机构里的系统,对抗欺诈的要求并不会太苛刻,而且可以根据特定的业务流程将交易分类,将单个事务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(如只有用户向商户单向转账),事务和事务之间进行清晰隔离,这样也比较容易进行平行扩展。


如上图所示,一个典型的多层结构的互联网服务,模块众多,计算和存储分布都比较均匀,哪个模块成为瓶颈,就去增加哪个模块的硬件资源,进行业务路由配置和必要的数据迁移就是了。


像分布式数据库、大数据集群、或者BT网络、CDN这些“分布式系统”,大多也是遵循“将用户和数据分散到不同的物理设备上”这个原则,达到简单的“堆硬件”即可平行扩展的效果。


硬件越多,技术上的“规模效应”越显著,即存储量更大、计算能力更强、总带宽越多,能服务的用户就越多。



最重要的是,整个服务大部分是在同一个机构里,由同一个公司的团队维护,服务和服务之间并不需要解决“信任”的问题,默认信任其他服务的接口给出的结果,简单校验后立刻继续处理,整个系统就是要“快”,要“稳”。

如果有一些合作类的接口暴露给外部公司,只需要确保接口层的性能、安全、稳定,以及满足合作规则即可。



“带着锁链跳舞”的区块链


再看区块链,首先整个网络并不是只有一个机构参与,节点都可能归属不同的机构,大家一起共同维护网络,共同对交易达成共识

区块链的使命是突破机构边界,解决机构之间的信任和博弈问题,如果只在一个机构内“家养”一个区块链系统,固然可以运作,但收效未必最佳。
 

区块链体系里,为了保证数据可追溯和可验证,避免少数节点篡改数据影响全网,每个节点保存全部数据而不是像互联网服务这样“分库分表”。




让我们算一下,如果有一千万个用户,在互联网系统里分成10个数据库实例保存,则每个数据库实例只保存100万用户的数据。

即使每个数据库实例都是“一主两备”,那么总的数据开销也只是原始数据的3倍。

而经典的区块链设计是,每个节点都如数保存一千万用户的所有数据,且全网节点越多,保存的数据副本就越多。

如全网有100个节点,则全网总的数据存储开销是原始数据的100倍;如有200个节点,全网总的数据存储则达到原始数据的200倍……以此类推,挺触目惊心。

极端情况下,如果把整个地球的数据都上链,链上有1万个节点,那么相当于我们有了1万个地球......然而我们并没有这么多资源吧。



区块链的数据结构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环节。区块之间是链式关系,新的区块必须基于旧的区块生成。


智能合约生成状态数据是全局性的,常常用类似帕特里夏树、merkle树这种复杂的数据结构进行维护,以便全网追溯、验证和计算。


数据环环相扣,仿佛“铁板一块”,使得按冷热特征、时间和用户等维度切分数据有相当的挑战性,既要使数据可以分布到不同的存储里,又要保证可以快速访问,保证盘根错节的追溯验证。工程难度很大。


交易层面,在一个互相没有强信任关系的网络里,且处理的是大概率和“价值”有关系的交易,区块链尤其强调交易的全局事务性,保证全网一致性,且为了避免有作恶节点伪造假数据,所有的交易都会在共识机制和网络同步驱动下,在所有的节点上进行排序、运算和校验。


在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上,每个智能合约被交易调用时,都会在所有节点上把合约代码跑一遍,以确保在每个节点上生成数据的过程是公认的、运行结果是一致的。


可见,区块链并不能把计算量分摊到不同的服务器上,所有的节点都是“复读机”,这就意味着增加节点,也不会增加全网并行计算能力,就算是全网有一万台计算机,速度也跟只有一台是一样的。


如果把这种区块链称为“世界计算机”,可算是全世界步骤最统一、冗余度最高、速度最慢的世界计算机了。


 


区块链系统的核心是共识算法。


POW挖矿是矿工用算力解一个难题,以争到记账权,再进行记账,并期盼自己的记账结果成为最长链。


POW算法是出了名的又慢又耗电;


POS权益类共识,由一批“富翁”抵押资产以获得记账权,轮流记账,不需要算力竞争,性能表现好一些,但依旧是有轮流打包出块然后全网最终确认的过程;


PBFT(实用性拜占庭)共识,需要记账者多次往返交互,大多数人参与到多阶段的确认,才能达到最终状态。


总的来说,和互联网服务追求的“无状态”不同,共识服务是“有状态”的,每种共识算法都需要参照网络、数据、记账者参与度、链当前状态(如“区块高度”和“共识阶段”)等等多维度的信息进行决策。


记账节点越多,协作成本越高,尤其是典型的PBFT算法,在节点增多时,共识会越来越慢,交易延迟会越来越高。


如果让节点内部也“集群化”,采用“多层分布式架构”,是否可以实现类似互联网海量服务系统这样的可平行扩展呢?比如,将虚拟机改为多实例,并行计算交易,这样就可以解决计算瓶颈问题。


但计算越快,单位时间可以产生的数据越多,这样也要求硬盘存储更多的数据,而硬盘的容量和IO速度是有限的。


同时,计算快了,节点也会向网络广播更多的数据,节点公网互联的带宽通常不会太大,延时一般也比较明显(几十毫秒起)。


于是,节点和节点之间交互又会命中网络速度的瓶颈,共识时延和数据同步时间变长,节点们就像一串绑在绳子上的蚂蚱,谁也蹦不高。由于存储和网络这些硬条件的天花板存在,集群化的计算再快也没有用了。


最后,节点集群化确实可以使以节点为单位的服务处理能力有一定上升,同时也会带来的架构上的额外复杂性和部署运维成本。


还是引用一个数钱的例子:


有一大堆钱让十个人数,有两种方法。


方法一,可以把钱分成十份,每个人数一份,这样很快就数完了,人越多,数得越快,但是如果里面有人数错了,或者甚至偷钱,那就有问题了。


于是,为了资金安全,改成方法二,让一个人整理出一叠钱,先数一遍,然后让其他九个人也数一遍,每个人都验算记账后,再换个人整理出下一叠钱,重复上述节奏去数,这样结果肯定是不会错的,且能得到大家的公认。但参与数钱的人增加,并不会加速计数,反而有可能因为人多手杂导致更慢。


方法一就是常见的互联网分布式系统的做法,方法二是区块链。


可见,目的不同,导致设计哲学、系统结构、最终效果都不同。


 


如何把“好钢用到刀刃上”

综上所述,区块链这种“分布式系统”,存储成本和节点数同比线性增加,而计算效率不升反降,使整个系统显得“贵”和“重”,这和互联网服务的“轻快灵”相背而驰。最要命的是,难以通过增加硬件、带宽、节点数来显著提升并行处理能力和存储量。
 
但区块链的“网络规模效应”并不体现在硬件和计算上,而是体现在因为“共识”和“信任”上。

块链通过复杂的算法和博弈,构建了一种可信网络,使得更多人愿意参与到网络里,共同贡献数据和维护网络,体现“协作共赢”这个价值效应。
 
这样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:既然区块链的计算和存储成本是很高的,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共识,那么,我们应该让区块链干最该干的事情。


1、哪些数据可以“上链”


只有多方要在交易过程中用到的、必须共享的关键数据要上链,比如公共账本的账目。

视频、文件、图片、大规模的业务数据,可以生成摘要与交易数据关联,其本体通过其他渠道(如FTP、分布式文件系统等)进行交换。

比如下棋,只需要把棋局结果放到链上,或者把每一步的数据算个摘要放到链上,并不需要每一步都记录到链上(除非认为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信息)。

毕竟每一笔放到“链上”的数据,都会占用所有节点的硬盘。
 
2、合约里写什么逻辑?

应该是写多方共同参与、协作记账、必须全局共识的关键逻辑,而不是牵涉密集计算的逻辑

比如,进行复杂查询或建模分析,可以把链上的数据导出来放在链下去做,而不是写在合约里。要清楚,你写的每一行代码,再不是只在自己的服务上跑一次了,而是会在链上所有参与者的节点上跑起来,多写一行代码就会多消耗大家的一点CPU。

所以,区块链上会有类似“Gas上限”这样的机制,来控制合约的代码规模。新一代的合约引擎,更是考虑只提供有限的、可以定制化的商业规则实现,而不是完全的开放式编程。
 
作为开发者,是面向“自己的电脑”编程,还是面向“大家的电脑”编程,这就是互联网海量服务系统和区块链最大的不同。

开发者必须切换思维模式,切忌滥用区块链上宝贵的计算、存储、网络资源,避免有意或无意的“公地悲剧”,而是精打细算,从全局权衡,找出协作模式和数据共享里的“最大公约数”,把好钢用到刀刃上。


性能也不是什么大问题


区块链的规模化、并发能力,依旧是业界非常关注的研究方向。互联网海量分布式系统的一些思想,对区块链的优化也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,包括平行扩展、分库分表、冷热分离、服务集群、负载均衡等等。

现在我们在研究区块链优化时,常常有一种感觉,就是把之前在互联网业里解决经典“C1000K问题(应对百万级的并发量)”的过程再来一遍。
 
技术优化方案百花齐放,诸如FISCO BCOS的多群组和并行多链架构,基于DAG的交易并发模型,以及行业热议的交易分片、Layer1/2多层网络、链外通道如闪电网络等。

因为要满足区块链苛刻的信任和安全要求,实施这些方案成为“带着锁链跳舞”的艰辛工作。在不远的未来,在力求保证“信任”、“一致性”、“事务性”、“安全”等大前提下,区块链系统也可以具备可观的可扩展性,突破或逼近“不可能三角”的极限并不是梦。
 
目前,在保证金融级业务的正确性、稳定性的前提下,FISCO-BCOS已经做到在PBFT共识、16个节点规模、采用智能合约实现业务逻辑的条件下,达到单链2万多的TPS(硬件条件比较理想的压测环境)

如果开启多群组、多链跨链、点对点通道等模式,更有显著的平行扩展效果,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已经没什么问题了,只要有足够的硬件资源投入,进行合理的调度,百万千万TPS也不是梦。
 
最后总结一下,我们认为区块链是一种特殊的“分布式系统”,要透彻地理解区块链,应该清晰地、就事论事地与其他类型分布式系统进行区分,理清各自的本质和设计哲学,避免混淆和迷惑。

说到底,“分布式系统”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,包罗万象,并不能从一而论,而是有太多的精彩和技术路径需要去学习和发掘。

 
注: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感谢您的阅读!








分享至: